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本書以眾所關注的「教育品質」為題,九位撰稿者從不同面向探討教育品質議題。在理論方面,提出協同資本來論述教育品質中的跨界協同,以及從教師專業發展行動理論觀點,分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要素;在政策方面,針對建立師資培育品質保證機制,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財務政策關注教育品質;在學校層面,則包括中小學校務評鑑強化整體教育品質的評估,特色學校發展探討教育品質,以及專任輔導老師的諮輔效能及兼代理教師的教學與行政服務品質;甚至在融合教育上關注如何保障身心障礙學生的受教品質。

作者介紹

主編簡介

方德隆 主編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系教授兼教育學院院長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理事
  高雄市教育學會理事長
  永齡教學認證中心主任
  專長:課程與教學

作者簡介【依寫作篇章排序】

楊思偉(CH1)


  南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座教授

丘愛鈴(CH2)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林顯明(CH3)

  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生
  曾任臺北市國(高)中公民與社會科代理教師

宋宥賢(CH4)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陳麗珠(CH5)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吳俊憲(CH6)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暨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林素娟(CH6)

  臺中市育英國小教師兼教務主任

吳錦惠(CH6)
 
  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陳幸仁(CH7)

  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高翠鴻(CH8)

  國語實驗國民小學教師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傳播科技研究所博士生

吳善揮(CH9)

  香港五育中學教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碩士研究生
 

目錄

CH1建立師資培育品質保證機制之思考:由《師資培育白皮書》分析
CH2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學品質的關鍵要素分析:教師專業發展行動理論觀點
CH3兼代理教師對教育品質影響之初探:行政與教學的觀點
CH4鞏固教育品質穩定的力量:初探專任輔導教師如何深耕諮商效能
CH5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財務之政策弔詭
CH6臺中市「中小學校務評鑑:發展學校亮點計畫」的實施與改進
CH7從特色學校發展探討教育品質的內涵
CH8教育品質中的跨界協同:協同資本的觀點
CH9香港融合教育的實施現況與品質提升的策略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1185682
  • 規格:平裝 / 128頁 / 17 x 23 x 0.64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

 

 

... ​有一天我給小月亮(1歲5個月)做南瓜蝴蝶面,言言(3歲3個月)想吃,就自己拿鍋去煮。鍋里沒放水,當然被我們所有人制止,他堅持不懈,就同意了。 給他抓了一些進去煮,他還要繼續放。用他的原話就是:媽媽,不夠,我要放多多的!當然被我再次拒絕,然後他就開始哭。一邊哭,一邊去抓,我到處去藏,放到他夠不著的地方,他就搬凳子墊上去抓。 於是我們就開始產生拉鋸戰,好幾回合。他終於崩潰大哭,急的直跳,之後在地上打滾,眼淚鼻涕滿臉都是。見我都無動於衷,然後開始說:媽媽抱抱。 一般,孩子要抱的時候,我都是第一時間滿足他們的需求。但昨晚小月亮看到我也要我抱,我就沒法去抱他,他哭得更厲害。我把這兩小的帶回房間進行安撫。小的比較容易,給奶就不哭,大的比較難,哄了好一會兒才好。 我發現言言接近3歲左右,哭鬧、撒潑的行為越來越多。我情緒好的時候就好言相勸,不好的時候也罵過他,有一次比較嚴重,還把他給打了。但打罵的時候發現他哭得更兇,情況變得更糟糕。 於是,我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我意識到打罵、指責都非常不好,雖然剛開始會起到震懾作用,但是有可能對孩子造成心裡傷害。以後會讓孩子怕你,或是變成討好型人格,嚴重的話會造成一個暴力孩子,他以後會覺得打罵是有效的手段,形成「暴力」的惡性循環。 因為這,我買了一些育兒書籍,比如《正面管教》;看了一些育兒視頻,比如李玫瑾教授的,加入一些育兒社群,閱讀一些大V的育兒博客。試了挺多方法,發現這一招特別管用,今天分享給大家,這招分為4步: 1. 不指責不打罵不說教,就讓他大聲哭一會,發泄一下情緒; 2. 抱他離開事發地,儘量去人少的地方; 3. 肢體語言安慰,並對他說:媽媽知道你很想要某某東西是不是?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那你哭一會。然後摸摸他的頭,抱緊他,重複幾次「媽媽知道你現在很難過/很不舒服,媽媽知道了」。 4. 他哭著一會就慢慢停止了,等他情緒穩定了,就帶他去玩其他的,轉移注意力。 在晚上睡前,抱著他跟他一起當天發生的事情,先表揚他做得好的地方,再說他做得不對的地方,溫柔的跟他道理。 後來幾次,凡是遇到此類情況,我都是這樣處理的,發現效果很好。基本上我抱著他,明確告訴他我知道他的感受,安撫一下,他情緒很快就穩定下來了。 孩子發脾氣,不聽話5點原因 大部分家長都會遇到撒潑耍賴,崩潰大哭的孩子,哪怕名人也不例外。當寶寶出現耍賴、不聽話的情形時,絕對不會是無緣無故,背後一定有其動機與原因,我查了一些資料,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孩子愛發脾氣,因為他的大腦還沒「長好」 如果把人的大腦看成一個樓房,下層住著一個叫做 「杏仁核」的,作用是快速處理和表達情緒。上層住著「理性」,控制著一些高級分析思維功能,比如如何做出明智的選擇,如何控制情緒和管理情緒。 下層的「杏仁核」在孩子出生時就非常發達,所以基本上孩子一出生就會表達各種情緒,而負責理性的上層大腦,要等到人二十幾歲的時候才能夠完全成熟。 因此對於孩子來說,下層的杏仁核一衝動起來,上層的理性大腦拉不住,不知道怎麼管理這杏仁核表達出來的情緒,孩子就很容易鬧情緒,發脾氣。 2、3歲以下孩子的眼裡,宇宙是以他為中心的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經做過一個著名的「三山」實驗證明:嬰幼兒在心理發展的初期,自我和外部世界還沒有明確分化開來。他們把每一件事情都與自己的身體關聯起來。只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情去判斷和理解事物,完全不能採取別人的觀點,不會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問題。 簡單來說,在3歲以前,所有孩子都認為「我就是世界的中心」,世界是圍著我轉的,一旦不順他的意思,他就易燃易爆炸。 3、孩子的表達能力有限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擁有自己的主見與想法,但卻尚未學會管理自己,因此面對大人的規定而不滿時,礙於表達的不完整,或者是不懂得如何說明,便會反抗、不聽話。 4、作為引人關注的手段 當寶寶乖巧聽話時,父母可能因其他忙碌的事情而忽略對於孩子的關心,因此當孩子發現耍賴、不聽話,可以得到父母或長輩的更多關注,就可能一反常態出現野蠻不講理的舉動,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5、曾因耍賴嘗到甜頭 孩子因不聽話,哭鬧來耍賴時,很多家長會心疼或者是管教方便,會答應孩子的要求以求停止其哭鬧的行為,便會建立孩子錯誤的價值觀,認為只要哭鬧就有糖吃,此後一遇到類似的情形,便學會沿用這套壞習慣。 如何處理鬧脾氣,崩潰大哭的孩子? 明白了以上這些原因,在遇到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就遵守兩點 1、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人都是有情緒的,孩子有,我們也有。當孩子已經情緒崩潰了,家長能不能控制住自己就特別重要。其實一開始,媽媽們通常都能耐住性子哄,但隨著小傢伙的調子一聲比一聲高、一聲比一聲悽厲,怎麼說都不聽,媽媽的好脾氣也就用光了。尤其在公共場所更讓人難堪,媽媽很容易為了速戰速決、擺脫丟臉的處境而點燃情緒。 其實,越是這種時候,越應該拿出耐心來,打、罵、發怒是想快速解決當下問題,是因為無能為力不知道怎麼辦了,就容易發怒。是覺得講道理都沒用,但是這很正常啊,你要知道,和3歲前的孩子講道理,講同理心,基本是沒用的,因為他聽不懂。 3歲以上的孩子也一樣,畢竟還小,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思考方法和我們是完全不同的,我們簡單粗暴地要求孩子完全符合成人準則,不是強人所難嗎? 2、如何疏導孩子情緒。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採取這2點: 1、轉移注意力 小寶寶來說,「轉移注意力」這招真的屢試不爽。言言小時候我就是這樣做的,現在小月亮也是這樣。如果你在當時的事情上越跟他講,他就鬧得越兇。 科學原理是:小孩的注意力一般比較分散,專注力很短。當被其他事物吸引時,就會很快忘記現在發脾氣、不爽、哭鬧等不良行為。但是你轉移注意力的事情要對孩子有充分的吸引力。 2.迅速說出孩子的感受,允許孩子哭一會 我們大人不舒服的時候,尚且有時候會控制不住發泄一下,所以你怎麼能要求一個那麼小的孩子,說不哭就不哭呢?崩潰大哭也是一種情緒的宣洩,不妨讓他完整地釋放一會,然後再告訴他什麼是對的或者接下來該怎麼去做。同時要理解他,當他的情緒被理解以後,再哭一會,釋放完了,孩子就心氣順了,接下來就好辦了。 3歲以上的孩子,採取這4點: 1、不要著急說教,哭一會兒沒關係。 在孩子情緒特別激動的時候,是沒有能力來接受別人的道理的。即使我們大喊著「別哭啦!」、「你別鬧了!」、「趕快給我起來!」,孩子也聽不進去。 2、陪著他哭,給他安全感 孩子的情緒需要釋放,給他釋放的時間,在他哭的時候,不要走開,就在身邊陪著他。在他旁邊安靜等著,不去破壞孩子的安全感,也讓她明白,哭對媽媽不管用,不是能幫你達到目的的手段。 3、用肢體語言表示安慰。 這期間如果孩子需要,可以用肢體語言安慰他,例如摸摸頭、抱一下,讓他感受到媽媽的拒絕並不代表不愛他了。抱他,撫摸他,他可能會把你推開,推開的話,你再等一會,最後情緒差不多了,你抱著他說:「媽媽知道了」。 4、適當的時機溝通。 也不一定在孩子哭完以後立即復盤,找個時機告訴孩子你不允許他那樣做的原因,如果是原則性的問題,媽媽要「溫和而堅定」,不要輕易妥協,比如危險的東西絕對不能碰。 繞過這3個坑 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我們還要繞過這些「坑」,以免前功盡棄。 1:堅持你的原則和底線 已經說好的原則和底線,一定要堅守。在和孩子反覆溝通的過程中,無論如何,不能因為孩子一直哭鬧、耍賴、滿地打滾就讓步。否則無論堅持多久、做了多少努力,都會前功盡棄。孩子會認為,只要我堅持用這招,就能達到目的,下次遇到同樣的情況,他會哭鬧得更厲害,持續時間更長。 2:不要用獎勵的方式達到目的 許多家長會在育兒中採用獎賞的方式,譬如「你聽話這樣做,媽媽一會兒給你買個XXX」、「你現在別哭啦,一會兒媽媽給你買巧克力」……但其實獎賞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讓我們暫時獲得了對孩子的控制權。 孩子並沒能增進正確的認知,獲得成長,反而會對本來自己就應該做的事,要求代價和補償。而且,獎賞會變成對哭鬧、耍賴的獎勵,讓孩子覺得他越不妥協、越堅持哭鬧,能獲得更多好處。 3:過激行為要糾正,但不能以暴制暴 有的孩子在耍賴、發脾氣時,可能會有一些暴力行為,例如打人、咬人,甚至一些大孩子還會罵人。這些行為必須要糾正,但無論何時不要「以暴制暴」。 3歲內的小孩子在情緒爆發時有過激肢體動作,通常是不知道,或者不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覺得「手比嘴快」;而大一點的孩子則有可能是受「詛咒敏感期」的影響。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孩子不擅長疏導情緒的表現。作為家長,要教孩子如何面對自我、引導情緒的正確方法,而不是盲目用暴力制止。 棉花說 處理孩子的憤怒,的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最立竿見影的辦法當然是打罵。《正面管教》的作者簡·尼爾森說:「我們從哪裡得到一個如此瘋狂的念頭,認為要讓孩子做得更好,先要讓孩子感覺更糟?」 事實是,大聲訓斥、打壓孩子,才會把事情越弄越糟糕。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李玟瑾教授曾經提到,6歲之前是兒童的性格養成是有關鍵期的,父母要在孩子6歲之前有意而為的對孩子進行一些訓練,可以很好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和性格。其中就包括了要在孩子三歲左右進行說「不」的訓練,從而克制孩子任性的行為。 我自己會謹記並為之努力踐行! 做父母,是一個不停成長的過程,上面這些方法,也許不能每次都能做到,但是如果能大多數時候做到,相信孩子會越來越好。愛孩子,是我們的本能,父母堅持自己的原則,教孩子遵守規則,讓他成長為一個品德高尚的大人,是我們的責任。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KDGN4g0.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1583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沙鹿自然捲毛燥有漂過修改髮型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東勢溫朔燙推薦髮廊台中北區漸層漂染學生染髮推薦髮廊東勢韓系髮型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大肚彎度瀏海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大雅修改肩髮推薦髮廊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北區染髮推薦外埔後梳髮型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中區傭懶雲朵捲 台中北區美髮推薦新光三越附近專業染髮燙髮推薦染髮店 和平復古卷燙髮推薦髮廊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太平如何維持頭髮的顏色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台中東區不經意微捲髮推薦染髮髮廊 台中質感色系商業髮色專業髮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這產品大推一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